你是否还在为不知道要去哪里看展览而发愁?你是否还在为不知道要看什么类型的展览而纠结?今天就来为你排忧解难!接下来为大家介绍几个不同类型的展览,你一定不要错过!
共情•联接
2020年是“云中”系列公益项目走过的第十年。本届展览以《共情·联接》作为主题,意在探讨人类作为“命运共同体”,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人类与技术、人类与自然、艺术与生活,以及当下与未来的联接。展览将于12月4日正式开展,至2021年3月7日。同时该展览入选第十七届海淀文化季项目。本次展览共邀请了15位艺术家或集体带来共12件/组艺术作品,3个单元。第一单元“个体·群体”试图探索在不同的社会语境和时空下,个体与群体之间情感纽带的张力和边界;第二单元“聚力·共振”着眼于当下全球化公共事件,探讨人类社会与自然交织互联的关系;第三单元“智造·黑洞”以艺术的方式探讨科技的日新月异带给人类的机遇与挑战。该展览希望借助艺术触发那些情感的共振,让人们能够更从容更理智地审视过去,思考当下,面向未来。
展览时间:2020.12.4-2021.3.7
展览地点: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69号华熙LIVE 北京时代美术馆
龙马精神海鹤姿——马连良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展
京剧自“徽班进京”伊始,历经两百余年的发展演变,凝聚了中国悠久的戏剧艺术精髓,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国粹”,梨园春盛,剧目如林,名角辈出。马连良先生是中国京剧里程碑式的代表人物,“马派”艺术创始人,列入京剧“前后四大须生”,为世人留下了众多经典隽永的戏曲人物形象。
“舞台方寸悬明镜,优孟衣冠启后人”。2021年是马连良先生诞辰120周年,让我们走进马连良的艺术生涯,领略京剧之美。国剧京韵,余音绕梁,流光溢彩,沉醉其华!
展览时间:2020年12月22日-2021年5月23日
展览地点: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外大街16号 首都博物馆
“国色初光——甘肃彩陶艺术”展
大约在一万多年前,人类发明了陶器。随着制陶工艺的日趋成熟,距今八、九千年左右,我国钱塘江和渭河流域的先民烧制出了第一批彩陶。此后,彩陶广泛出现于黄河、辽河、长江等流域的各新石器时代文化中,而黄河上游甘肃地区彩陶最为发达,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彩陶文化。
彩陶是一种将矿物质颜料涂在陶坯上,经过焙烧而成的带有纹彩的陶器,这种陶器的纹彩基本不会因时代久远而脱落,因而保留了大量远古时代的艺术创作。甘肃地区的远古先民以植物、动物、河流等自然物象以及人类本身为题材,通过点、线、面的表现方式,因形施彩,创作出了几何纹、漩涡纹、植物纹、动物纹和舞蹈纹、神人纹等具有丰富装饰效果的图案。优美的造型、缤纷的色彩、绚丽的构图融汇一体,既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社会生活、宗教文化和审美情趣,也见证了中国早期艺术的瑰丽多彩。
中国国家博物馆联合甘肃省文物局、甘肃省博物馆等15家文博单位,举办的“国色初光——甘肃彩陶艺术”展约展出200件(套)精美的史前彩陶,内容涉及文化背景、彩陶制作、风格流派、自然物象、精神生活等各类主题,其中不乏精品,许多彩陶也是第一次面向公众展出,堪称黄河中上游史前彩陶精品荟萃,充分展示了黄河流域史前文明的沉厚、悠久与辉煌、灿烂。
展览时间:展览展至20201年5月9日
展览地点:北京东城区东长安街16号 中国国家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