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600件名家牛作“美在耕耘”
2021-02-01 网友投稿

牛年春节即将到来,中国美术馆淘尽家底,为观众献上新年大展“美在耕耘”,展出馆藏名作及部分邀约作品近600件,涵盖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书法、摄影、工艺美术、民间美术等多种类型。

在展览的九大板块中,开篇“瑞牛呈祥”最为吸睛,重点展示70余件牛题材佳作,其中既有齐白石、李可染、董希文的经典之作,也有刘开渠、王合内、熊秉明等雕塑名家的作品,还有剪纸、年画、春联等崭新创作。“牛蕴含着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砥砺奋进的精神密码。”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介绍,从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到奔牛,这次展览对牛题材藏品进行了详尽梳理,礼赞牛的耕耘精神,也为牛年送上美好祝福。

观展·亮点

拓荒牛开启砥砺奋进的一年

一进入中国美术馆,雕塑家潘鹤创作的《开荒牛——献给深圳特区》赫然出现在眼前。这头“开荒牛”双目圆睁、身体前倾、肌肉紧绷,正在猛烈拉动身后的老树根,也拉开了此次新年大展的序幕。雕塑上方高悬的大红灯笼,更让观众感受到浓浓的新春氛围。

这座雕塑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象征。1980年,深圳特区成立之初,深圳市领导希望能建一座雕塑,体现特区精神,以鼓舞广大干部群众,当时的市领导找到了潘鹤。有人提议用大鹏鸟的形象,也有人提议用莲花,而潘鹤认为,深圳特区从无到有,要求一代人奋斗到底,雕塑一个“开荒牛”最合适不过了。他反复思量后确定,这头“开荒牛”是要埋头苦干的,不能是昂首挺胸地阔步前进。

至于它身后为何拉着块老树根,潘鹤曾透露,搞特区就是要“开荒”,要拔掉“劣根”,牛的动作与树根之间有一个奋力拉的动作,有一种尽力最后一搏的感觉,这表示任重道远,让这座雕塑对世人永远有一种警醒、激励的作用。

这座雕塑一落成便受到一致好评,后来获得了第六届全国美展金奖,更成为深圳市的标志,而它所呈现出来的奋进精神也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拓荒者。

丰子恺送你两朵小红花

“红花两朵插牛头,辛丑新春应属牛。祝你今春耕种好,风调雨顺庆丰收。”这是丰子恺在一张贺辛丑新春漫画上的题诗,画上一头小黄牛,站在青草地上,两个牛角上各自绑着一朵小红花,仿佛是辛勤耕耘后得到的奖励,显得又憨又喜庆。有意思的是,这幅画创作于1961年,距今正好一个甲子,仿佛让观众又回到了画中那无忧无虑、天真淳朴的旧时光中。

“丰子恺是著名漫画大师,他的作品特别幽默,充满了浓浓的生活情趣,在这幅作品里,他通过一个简洁明了、形象鲜明的作品,把美好的新春祝福表达了出来。新的一年一定是风调雨顺、幸福祥和,每个人看到这幅作品都会会心一笑。”吴为山表示,此次展览之所以把这幅漫画作品摆放在序厅重要位置展出,既是为了展现牛题材作品的不同风格,也是希望给观众们带来新年的好兆头。

特意在画前拍照打卡的李女士告诉记者,她觉得这幅漫画和画上的小诗特别适合过年期间分享给自己的亲朋好友。“过去的2020年非常不容易,全国人民携手抗疫才换来了生活的逐渐恢复,新的一年希望祖国风调雨顺,每个人在自己的工作生活中都能勤奋耕耘,收获满满。”

老子骑青牛出关 寓意紫气东来

在一层序厅东侧,吴为山的雕塑作品《空谷有音——老子出关》吸引了很多观众的目光。这件作品由青铜塑造,老子骑着青牛,悠然而去,飘飘欲仙,也隐喻着思想、智慧的升华。

老子骑青牛过函谷关是中国古老的传说。刘向《列仙传》记载:“后周德衰,乃乘青牛车去。入大秦,过西关。关令尹喜待而迎之,知真人也。乃强使著书,作《道德经》上下二卷。”老子到何处去?莫知所终。只留下了洋洋洒洒、皇皇五千言的《道德经》。

“老子在函谷关随着紫气而去,寓意吉祥,也是一种理想的境界。”吴为山向记者深度解读了自己的这件作品,“老子和牛在作品中是天人合一的,老子有仙气,青牛有灵性,他们之间有顾盼、有对视,似乎在进行着无声的交流。他们缓缓地向前,牛蹄声像音乐一般在空谷中回荡,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中国美术馆专家赵辉介绍,这件作品摆放在展厅东侧,象征着“紫气东来”,也为每一位走进美术馆的观众送上新春最美好的祝福。她透露,吴为山用十几年雕塑了40余件“老子出关”题材的作品,每一件的风格都不同。“这一件是吴为山馆长写意雕塑风格的代表之作,其中,人物和青牛的造型已经精炼到了一种筋骨。”

有趣的是,与这件作品对称摆放的,就是中国美术馆首任馆长、中国雕塑先驱人物刘开渠的作品《牦牛》。他的这头牛用汉白玉雕成,在憨厚可爱的造型中蓄积着巨大的生命力量。新老馆长的“牛”作同时展出,遥相呼应,展现出了完全不同的艺术风格。

观展·解码

老舍子女捐出齐白石“牛”作

在齐白石的水墨画《红衣牛背雨丝丝》中,一红衣童子正躺坐在水牛背上放纸鸢,长长的线将纸鸢放飞得又高又远。这是齐白石老人在92岁那年赠给老舍、胡絜青夫妇的画作,他在画上自题:“英雄名士孰先知,各有因缘在少时。今日相逢才晓得,红衣牛背雨丝丝。”

中国美术馆专家赵辉介绍,这幅画画的是齐白石自己的儿时记忆。“他小时候就是个放牛娃,可以看到,红衣童子坐在湿淋淋的水牛背上,没有穿裤子,说明画家很有生活。画面中那一根风筝线,笔断意连,牵动的就是齐白石的艺术理想和文化理念。”

在这件作品背后,还有一段感人的捐赠故事。老舍夫妇雅好收藏,所藏作品跨越古今,蔚为大观,尤以20世纪以来的中国画作品为佳。老舍先生之子舒乙先生不仅非常珍视父辈的藏品,更将这些作品视为国家和民族共同的宝藏。2013年底,舒乙代表姊妹首先提出愿将父母珍藏赵之谦、翁方纲、傅山等明清书画珍品14件捐赠给中国美术馆。在沟通过程中,吴为山详细阐述了中国美术馆的藏品序列和学术定位,并表示尤为希望家属能够补充捐赠一些近现代艺术家的美术作品。舒乙随即调整捐赠意向。就这样,任伯年、吴昌硕、陈师曾、齐白石、傅抱石、林风眠、陈半丁等一批近现代艺术大师的精品入藏中国美术馆,这些作品几可代表中国近现代书画界的最高水平。

在捐赠作品中,齐白石的作品尤为引人注目,其中就包括这幅《红衣牛背雨丝丝》。这些作品不仅造诣非凡,更凝结着老舍夫妇和白石老人的深厚友谊。

法籍华人艺术家熊秉明为何爱塑牛?

一层圆厅中央,摆放着几件不同姿态的牛雕塑,或昂首前进,或顾盼回首,或卧于水中,或萌态十足……它们都出自法籍华人艺术家熊秉明之手。

熊秉明1922年出生于南京,祖籍云南,父亲熊庆来是著名数学家。1947年,熊秉明以优异的成绩考取公费留学法国,在学习期间初涉雕塑,深为触动,遂于两年后转习雕塑专业,同时,亦旁涉其他艺术门类,是集哲学、文学、绘画、雕塑、书法等多重修养于一身的学者型艺术家。旅居海外55载,熊秉明置身于时代的洪流中,在西方撒播下中国文化的种子,永葆一颗爱国的赤子之心。

“在户外展厅,还有一件熊秉明创作于上世纪60年代的《孺子牛》。”吴为山介绍,当年杨振宁到法国去,熊秉明特意从画室把这件作品抱到院子里给他欣赏,杨振宁为其命名为《孺子牛》。2000年,在杨振宁的引见下,时任南京大学教授的吴为山与熊秉明结为忘年之交。适逢南京大学百年校庆,熊秉明亲自把这件作品放大,捐赠给了南京大学。这头牛俯身昂首,忠诚地将两条前腿跪在泥地上,时刻准备着继续躬耕前行。吴冠中亲笔为这座铜雕题下了“孺子牛”三个大字,杨振宁也欣然题词道:“秉明塑造出二十世纪几代中国知识分子的自我认识。”

“熊秉明塑造了一系列不同形态的牛,而牛恰恰是一种最恋家的动物,它默默耕耘,辛勤付出,在某种意义上,它就是家的象征。或许,这些牛是熊秉明先生对自身的一种写照,是借助艺术使远行的自己在精神上得到回归。”吴为山透露,此次展出的多件牛题材作品,就来自熊秉明遗孀陆丙安的无私捐赠,也让熊秉明的众多作品一起“回家”。

观展·提示

■时间:即日起至3月14日(周一闭馆)

■地点:中国美术馆全部展厅(含户外雕塑园)

■票价:免费

观展需提前预约,每日预约人数为1800人。观众需提前1至7日在中国美术馆官方网站或微信公众号预约;年满60周岁老年人可持老年证、身份证在预约窗口直接登记入馆。

本报记者 李俐

本版图片 阎彤 摄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