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顺义”名称因何而来?红螺寺中真有二螺?走进铁路沿线京北古迹
2021-02-05 网友投稿

近日,京沈高铁开通,北京与东北地区的交通更加便利。京沈高铁在北京境内有北京朝阳、顺义西站、怀柔南以及密云四站。其实,去年6月底,市郊铁路通密线开通后,副中心通州与顺义、怀柔和密云的联系也非常方便。对北京市民来说,不管是从中心城区还是从副中心,都能与京北地区便捷地来往。

京沈高铁是新修的铁路线,因为是高铁,在未来将承担更多的运输旅客货物的任务。对于熟悉京北铁路线的市民而言,市郊铁路京密线是一条有着近百年历史的老线路。

说起这条铁路的历史,要上溯到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它的前身是日本侵略者奴役中国人民而修建的通(州)古(北口)铁路,从古北口开始,这条铁路又接入了日本人在同一时期修建的锦(州)古(北口)铁路。两条铁路连在一起,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成为华北地区和东北地区的第二大联络线(此前已开通北京至沈阳的京奉铁路),同时也成为日本侵略者从关外向关内运送军用物资和部队的重要线路。

新中国成立后,这条铁路线也是北京东北部的重要交通线路。

随着高铁时代的到来,京沈高铁与京密线一起,为顺义、怀柔以及密云这三地不同区域的人带去了便利,人们也可以更加深入了解这三个地区的悠久历史。

唐代开元寺在顺义老城

“顺义”这个地名至今已经沿用了652年。1368年,徐达攻下元大都之后,将元大都东北的“顺州”,按照朱元璋的旨意,更名为“顺义县”,这是“顺义”名称使用之始。巧合的是,如果从开元四年(716年)在这里设置“归顺州”算起,至洪武元年(1368年)更名为“顺义”为止,恰好也是652年。因此顺义这座古城的历史,可以上溯到1300多年前。

说起“归顺州”,这里见证了一段民族团结的历史。开元四年(716年)契丹部纥便部落归附唐朝,为了安置这些内附的民众,唐玄宗在幽州东北设置归顺州,这座城市便是如今的顺义老城。当年的城墙为夯土垒砌,整座城池宛如龟背形。明代万历年间,将夯土城墙进行包砖,以加固城防。古城建有四座城门,东门朝旭门,南门阜财门,西门庆成门,北门挹翠门,均为唐天宝年间兴建,至民国时城墙已经倾圮,仅存遗址。如今四座城门和绝大部分城墙均已拆毁,唯独北城墙段留下一小段长约六米的残墙,且城墙下部保留有当年为了方便进出城开凿出来的豁口。从现存实物看,当年的顺义城墙外侧包砌有两层城砖,中间为三合土的夯土结构。从天宝年间筑城算起,至今这段城墙已经有1300多年的历史,在北京地区亦属于现存最悠久的一段城墙了。

顺州城中当年最大的庙宇,要数唐朝开元年间兴建的开元寺了。根据历史记载,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唐玄宗李隆基下诏,要求各州“以郭下定形胜观寺,改以开元为额”,即要求每个州在州城内的寺观中选择一处位置最好、规模最大的改为开元寺或开元观。

为何要建开元寺呢?根据历史记载,此举是为了在千秋节,即唐玄宗生日那天(八月初五)举行祝寿活动。每到那天,寺庙中要悬挂皇帝的画像,官员们在此行礼、进香。百姓们则借此机会举办各种娱乐活动。千秋节在唐玄宗时,可谓全国性的“小长假”,全国百姓要放假三天。

如今,全国仍然有多处唐代开元寺遗存,如最为著名的福建泉州开元寺、河北正定开元寺以及定州开元寺等,而北京唯一的一座“开元寺”便是位于顺义老城内。经过一千多年的变迁,民国时开元寺破败不堪,后来几乎淹没在民居之中。前几年,文物部门在原址复建开元寺,顺义人俗称为“东大寺”。

金朝末年,开元寺上演了一幕守城官员壮烈殉国的故事。这位官员名叫王晦,是金朝的翰林侍读学士兼劝农使。金宣宗贞祐年间,蒙古军队攻打通州,王晦率军攻牛栏山以解通州之围。不久蒙古军队转攻顺州,王晦死守顺州城,其中他的一位部下王臻投降蒙古军队。此时王臻出来劝王晦早日归降,这样还可以保住荣华富贵。王晦义正词严地说:“我今年六十岁了,朝廷赐给我三品官的爵禄,今天我将在此死于大义,不会像你这样投降敌军!”王晦被蒙古军队俘虏并最终遇害。开元寺里也留下了一块金宣宗为了纪念王晦而立的王晦死节碑。

明清两代这里名为隆兴寺,著名的顺义八景之一“龙泉烟寺”即指此处。

元圣宫老照片引出牛栏山百年繁华

在市郊铁路京密线上,有一站大家非常熟悉的地名:牛栏山。提及牛栏山,大家想到的大多是两样:一个是以牛栏山命名的酒,另一个是享誉全国的重点中学——牛栏山一中。

其实,历史上的牛栏山是京北重镇之一,它地处“京都古北通衢”,为“往来之孔路”。牛栏山的镇中心曾设有城墙,四面开门。城内有商号、衙署以及庙宇等建筑。城内道路大多为青石铺就,当地人俗称为“水簸箕”。现在青石路大多被改造成了水泥、沥青道路,着实有些可惜。当年这些青石路所用的材料大多取自牛栏山当地。牛栏山的石料在北京相当出名,在明代,这里是修建皇陵的重要取材地。

牛栏山古时还是一个重要的商业中心,镇东的潮白河自古以来就是南北商业的集散地,南方的粮食和北方的山货都要经过此地。相传牛栏山主峰上,曾建有萧太后望粮墩。据老人们讲,站在望粮墩上向南望去,只要运粮的帆船一出通州北关,就可以远远地看到船上竖起的帆。那时潮白河畔商号云集,一派繁华的景象。而镇中心更是汇集了来自四面八方的货品。如今城内原有的商号、衙署等多已无存,庙宇几乎无存,当年在老镇的井道胡同曾经有药王庙一座,这座庙宇有两层殿宇,按照古代“前朝后寝”建筑形制修建,前为药王殿,后为寝殿,两旁各有配殿,两殿均建在近两米的高台上,可惜这座北京地区保存下来的为数不多的药王庙已于数年前拆毁。

鲜为人知的是,牛栏山一中内还有一座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元圣宫。元圣宫是较少见的佛道合一的宗教建筑,始建年代不详,大约在元末明初。它曾名真武庙,明代万历年间得以扩建,清代和民国年间多次维修。前三层殿宇分别供奉道教中的玉皇大帝、真武大帝、关圣帝君等,而后殿则供奉佛教中的如来佛祖、观世音菩萨等,元圣宫有个带壁画的殿宇:真武殿。清代康熙皇帝第十七子果亲王曾来此参禅,并题对联:“片石孤云窥色相,清池皎月照禅心。”1949年后,这里一直作为牛栏山一中的校舍。如今是牛栏山一中的图书馆。

前段时间,笔者发现了一百多年前元圣宫大门的照片。1900年,德国公使克林德被击毙,德国随即派遣穆默赴华接任公使一职。穆默可以算得上是一位热衷于旅游与摄影的公使,他将一路所见均用照相机记录下来。任公使期间,他更是四处游赏,留下了大量的老北京城以及周边古迹的照片。在这些照片中,笔者注意到了一张牛栏山元圣宫大门的珍贵影像资料。

对比老照片,可以看到,当年位于真武殿前就有一棵槐树。如今,这棵老槐树,历经百余年的沧桑,反而愈加繁盛。在老照片中,还可以隐约看到元圣宫的钟楼,钟楼今已无存。

值得一提的是,元圣宫大门曾被毁,1999年重建时,穆默的照片还没有被发现,当时有关部门参考了牛栏山一中一位教物理的老教师在大门前拍摄的结婚照作为参考,复原了元圣宫大门。

怀柔密云“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

北京东北部的几个远郊区的关系可谓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里最早出现的行政单位是渔阳郡,对于这个名字,大家都不陌生。历史课本中领导大泽乡起义的陈胜和吴广,当年便是被征发前往渔阳郡戍边,因延迟了日期而举起反秦义旗。

渔阳郡的治所在今怀柔区和密云区交界处的统军庄。唐代时设置归顺州,归顺州的治所名为怀柔县。无论是归顺还是怀柔,都体现出大唐对于少数民族的团结政策。不过,这两处治所都在今顺义城区,并不在今天的怀柔区。

金代时,怀柔县更名为“温阳县”,因顺州大部分在温榆河以北,古代山南水北名为“阳”,故有此称号。金时的顺州,除管辖温阳县以外,还统领密云县,范围很广。后来温阳县的建制被废除,顺州也不再管辖密云县,管辖范围缩小很多。

明初,明政府析出密云、昌平的部分区域成立了一个新的行政单位——怀柔县,这就是如今怀柔区的前身,可以说“怀柔”这个名字,沿用了唐代的地名,但和唐代的怀柔不是一码事。当然朱元璋的用意也是想通过“怀柔”这个名字,来向漠北的北元残余势力表达自己的态度。

明清两代的怀柔县城规模很小,正式的城门也只有南门拱卫门(后改开薰门)和东门咸阳门(后改迎旭门)。西部城区因为居民很少,因此只有一道水门,名为涌泉门,此后又增设了东小门通利门和西门留照门。不过今日的怀柔城区早已经今非昔比,这里不仅有着绝美的自然风光,而且还是北京的“会都”。

怀柔境内一大盛景当属红螺寺了,据明代《长安客话·红螺山》记载,“怀柔县北二十里有山,高二百余仞。山巅有潭。相传潭中有二螺,大如斗,其色殷红,时吐光焰,照应林木,山缘得名。”因为奇特的景色,这座山被称为红螺山,位于此处、兴建于金代皇统年间的资福寺也被俗称为红螺寺,正因为这座山的极高知名度,怀柔还有个别名:“螺郡”。

与怀柔紧邻的密云,同样历史悠久。北魏时期,便有了密云县的建制。按照《明一统志》和《昌平山水记》的说法,密云县南十五里有密云山,亦名横山,因常年云雾缭绕而名,而密云的名称也就是根据这座山而来。密云县南二十里有一座白檀山,密云的另外一个名字“檀州”,也正是由白檀山而来。由此看来,历史上,密云与大山结下了不解之缘。根据地图来看,文献中所记载的山即今日的密云南山,并非今日的云蒙山。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