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瑶
春风荡漾、梨花盛开,东二环往里200米,禄米仓胡同里的古刹智化寺,传来庄重悠扬的奏乐声。乐师们身着乐服,笙、管、笛、鼓、云锣齐作,曲调古朴典雅、悠扬深沉,闻之神静心和。
这就是被誉为“中国古代音乐的活化石”的智化寺京音乐,自明朝正统年间在北京智化寺内开始向外传播,故此得名“京音乐”。智化寺京音乐融合了宫廷雅乐、宗教音乐、民间音乐,27代乐师在此薪火相传了577年。
“我们这一代传承人曾两度离开,最终我们选择回来。现在我也有了自己的学生。”说话的是智化寺京音乐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胡庆学,这位第27代传承人,历经了30年来智化寺京音乐的抢救与传承。
那是上世纪90年代初期,第26代传承人年事已高,珍贵的京音乐遗产濒危。1991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来自音乐之乡——河北固安县屈家营村的胡庆学等6位年轻人来京演出。他们演奏的音乐与智化寺京音乐十分相似,智化寺便邀请他们传承京音乐。1992年,他们拜本兴等第26代传承人为师开始学艺。
智化寺京音乐采用中国传统记谱法——工尺谱来记谱,一般用“上尺工凡六五乙”七个汉字来代表西方的七个音阶,但它们只记录京音乐的骨干音,而血肉部分则由师徒间口传心授,保持原真性。“学艺很辛苦,每天清晨,本兴师父在日坛公园的小亭子下教我们一句句唱工尺谱,冬天太冷,笛筒吹出的热气凝结成冰柱子,却仍然坚持练。”胡庆学回忆,虽然小伙伴们都拜僧人学艺,但并没有出家为僧。到1995年以后,第27代传承人陆续到了适婚年龄,再加上传承京音乐缺乏经费支持,他们曾两度抱憾离开。
2004年以后,一系列的京音乐抢救、保护行动让京音乐有了希望。北京市支持的智化寺京音乐保护与传承项目启动,设了教室、有了学习生活费用,6位传承人从屈家营回到寺里,两代传承人走进录音棚用高保真数字录音录下了现存的近40首乐曲。2006年,智化寺京音乐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几年,音乐学院的老师、学生,乃至中小学生,来向我们学习京音乐的人越来越多,这其中还有硕士研究生。”胡庆学说。2013年,从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研究生毕业的年轻人王辉拜师胡庆学,成为乐队里第一位科班出身的乐师。
如今,现存的137首京音乐谱中,能够演奏的有39首,其中约10首曾经失传的曲目,是由第27代传承人复原的。“现在国家拨款、志愿者支持,当初离开的情况不会再发生。”胡庆学说,我们要继续一起传承、复原,一起守好这块“古乐活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