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苍穹,浩瀚星海,很多人心中都藏着一个飞天梦——梦想着有一天,能乘着飞行器去探索星辰大海。
机会来了。
正在中国科技馆展出的“从这里飞向太空——庆祝建党100周年中国载人航天互动科普展”,将茫茫宇宙搬进展厅,通过十余个互动项目,让观众亲身体验航天员的选拔、训练、发射、在轨生活场景,打造了一个“太空创造营”,让飞天梦想在互动体验中照进现实。
观展·亮点
舱外航天服
每个零件都是自主研发
每一次中国航天员出征太空,身上那件“飞天战袍”总是引人注目。航天服是航天员的必备装备,特别是进行出舱活动时,它可以防护空间的真空、高低温、太阳辐射等环境因素对人体的危害,为航天员的生命活动和飞天工作提供保障。2008年9月27日,航天员翟志刚身着“飞天”舱外航天服,进行我国首次太空出舱活动,在距地球300多公里的茫茫太空惊艳亮相,那一句“我已出舱、感觉良好”,振奋了亿万中华儿女。
此次展览中,最吸睛的展品莫过于陈列在玻璃展柜中的两件航天服了。其中,重达120公斤的舱外服被支架固定,衣服通体纯白,闪亮的头盔、加压后撑起的四肢,让航天服充满了生命力;而航天服胸前的各种仪器仪表,则让观众得以一窥其在外太空为航天员保驾护航的奥秘。航天服的左臂上,鲜红的五星红旗光彩夺目;右臂上,“飞天”两个字格外显眼。
“别看这件衣服这么重,其实摸上去软软的。”展览总设计师许增华说,此次展出的航天服是从载人航天办公室几经周折“借”来的,布展入柜时,她对这件衣服的质感印象深刻,“更重要的是,航天服上面的每一个零件都是我们自主研发的,在我国航天史上有着特别的意义。”
在舱外服旁边,未加压的舱内服显得有些软塌塌,但是也努力“拗”了一个酷酷的造型。一软一硬,一外一内,观众可近距离一睹这两件最昂贵战袍的风采。
“为梦而战”体验项目
比对航天员实际训练设计
此次展览最大的特色莫过于丰富的互动项目了,“航天知识很深奥,我们希望用好玩儿的方式,给前来参观的孩子们种下一粒种子,让大家对航天、宇宙产生兴趣。”许增华说,“好玩儿”是贯穿在每处设计中的主线。
进入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身着航天服的航天员正在舱外漫步,穿过类似宇宙飞船的闸机,一个航天世界扑面而来。许增华介绍,整个展览以“航天员”的职业为核心,以航天员手册内容为指导,按照“航天员的梦想”“航天员的训练”“航天员的工作”依次展开。
要想“圆梦太空”,还需“为梦而战”。在“为梦而战”展区,旋转座椅、震动座椅、多维滚环等航天员训练装备静候观众,“所有的体验项目都是比对航天员的实际训练设计的。”许增华说,为了这个展览,她曾多次前往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近距离观摩航天员的训练设备和训练场景。
当然,这些项目并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航天员要接受的训练项目那么多,到底哪些适合普通人体验?这是策展团队面临的首个问题,“还是要好玩儿。”许增华的标准一以贯之。
同时,为方便普通观众体验,许增华对所有体验项目都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改良。比如,对航天员前庭功能耐力进行选拔和训练的旋转座椅,能通过多种旋转和运动,使受试者出现空间运动病症状,从而达到对航天员耐力选拔和训练的目的。展厅里这一展项的座椅显得更大、更舒适,体验的动作也做了简化,“在正式的训练里,航天员们不仅要正转、反转,还要根据指令完成一定动作。”但是,对普通人来说,这样的要求显然过高了,为此,工作人员将电机的转速调到了最低配置。
不过,有的项目却比航天员的训练设备更加酷炫。例如,多维滚环也是航天员的基本训练项目之一,目的在于训练他们能在飞船再入大气层发生翻滚时不失控,在旋转中学会如何确定自己的方位。实际的训练设备不太适合孩子们体验,许增华灵机一动,将这个项目打造成一款飞行模拟装备,营造出用手柄操纵飞行的感觉,只要技术过硬,体验者就可以免受翻滚之苦。出于潜在风险的考虑,这个项目设置了一定门槛:身高必须160厘米以上的人才能参与体验,而且体验时长不超过1分钟。
经过这一系列训练,一名合格的“预备航天员”就可以来到“圆梦太空”展区,准备“上岗”了。在这里,中国未来空间站的核心舱“天和号”蓄势待发,“我们在尺寸上进行了1比1的还原,对于里面的设备则进行了一些概念化的处理。”许增华说,舱体内遍布的把手就是概念化处理的一种体现,“真实的舱体内把手肯定不是这么分布的,但是我们想让观众有一个概念,在失重的环境中,把手是航天员在轨生活时非常得力的助手。”
太空育种植物
打造“未来的植物工厂”
在太空里找一个新家,是无数科学家在茫茫宇宙中探索的目标之一。然而,太空家园到底什么样子,无人知晓。此次展览尝试着给出了解答。
“可以非常明确的是,在太空家园里,我们得解决种植的问题。”在许增华看来,科技服务于人类,即便是看上去遥不可及的航天技术,也在为人类生活提供着服务,“比如,现在很多太空育种的产品,已经悄悄走入寻常百姓家,但是很多人对此却知之甚少。”
步入“太空家园”展区,宛如置身于一个未来的植物工厂:娇艳欲滴的番茄在一个个玻璃胶囊中盎然生长,太空生菜饱满的绿叶在育种台上肆意伸展,各种造型奇特的小南瓜也在向观众点头致意。
为打造这个未来世界,策展团队走了不少弯路。“我们当时去晚了!”至今想起来,许增华还有些遗憾。许增华于春节期间找到航天育种公司,与专业人士交谈才得知,育种公司需要提前三个月预约,以根据需求进行定向育种。当时在大棚里现成的植物只有番茄,无奈之下,策展团队只能先把番茄搬进展厅。一开始,为了追求视觉效果,团队忽视了植物真实的生长需求,未能给植物留足空间,一茬茬的番茄枝枝蔓蔓,让本来宽敞的空间显得有些局促,好在这个遗憾很快就将得到弥补。有了初战受挫的经验,许增华早早跟育种方进行了洽谈,在展览结束之前,更多的太空植物将进入展厅。在植物的呈现方式上,策展团队也将做进一步的改良。“我们会打造一个类似鱼缸一样的生态循环单元,让观众可以观察到植物生长的全过程。”
观展·解码
体验太空马桶
白色调的立方体里,遥控器一按,唰地一下,通电后的玻璃不再透明,形成隐秘的私人空间——这件引发无数人好奇的太空马桶,成为不少观众的打卡点。
看似难登大雅之堂的马桶,却被搬进了展厅,策展方有自己的考虑。“有趣是我们展览的初衷,让大家先有兴趣,才能试着去了解背后的知识。”许增华说,可能很多观众并不知道,在太空中,水资源是十分珍贵的,尿液经过高度提纯后,可达到饮用水的纯净度。把太空马桶搬进展厅,就是想把先进的过滤技术呈现给大家。
记录“失重”瞬间
与太空马桶相隔不远的是“太空失重拍照打卡点”,三面围起、一侧开放的太空舱内,遍布着各式按钮,营造出一个足以乱真的太空场域,微倾的角度更是将失重的感觉呈现得淋漓尽致。
从天和号“出舱”
从天和号“出舱”,苍茫宇宙尽现眼前——此次展览特意打造了一个沉浸式体验空间,时长6分多钟的影片《宇宙微尘》,将浩瀚空旷、壮观无垠的宇宙立体呈现出来,也让人们时时不忘谦卑、时时保持敬畏。
观展·提示
地点
中国科技馆短期展厅票价免费。可通过中国科技馆官网或公众号“中国数字科技馆”预约参观。
展期
截至6月10日
本报记者 牛伟坤 本报记者 和冠欣 摄 制图 冯晨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