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康陵风雨五百年
2021-05-19 网友投稿

▌杨 征

前段时间,明十三陵景区的康陵开始实行预约参观。这是除长陵、昭陵、定陵之外又一处帝王陵寝向公众敞开大门。康陵始建于1521年,走过了五百年的风风雨雨。今年首次对外开放后,不少游客迫不及待地赶往康陵,一睹这座神秘皇陵的真容。

明武宗也曾想立“武”功

康陵的主人便是明武宗正德皇帝朱厚照。很多人对这位皇帝的最初认识来自于影视或文学作品,比如京剧《游龙戏凤》的主角便是他。正史记载中的明武宗也大多是以荒淫无道的形象出现的。不过,在《明史·武宗本纪》中,却能隐约看到正德皇帝的另一面。在本纪结尾,史学家对武宗皇帝的评论中有这样一句:“躬御边寇,奋然欲以武功自雄”。

众所周知,明代自英宗于土木堡被俘之后,便没有皇帝再敢亲征塞北,而武宗则打破了这一格局。虽然他所指挥的几次战斗并没有太多功绩可言,但至少从一个侧面诠释了后世给他的谥号:“武”。或许在他的心里,还是非常想重振大明帝国的军事实力,希望能效法自己的先祖永乐皇帝,打破北部边境经常被侵扰的现状。不过,事实上他终究没有完成对先祖的超越。

另外,在本纪开头的记载中,武宗小时候“性聪颖,好骑射”,说明他年少时是一个聪颖的孩子,而且在骑射方面也有较大的优势。然而当他在少年继承大统后,面对至高无上的皇权,他最终走上了一条与传统礼教相悖的道路。即位之初,他便罢免了刘健、谢迁等重臣,整日伴随在他身边的是以刘瑾为首的几名大太监,时称“八虎”。武宗在他们的误导下,做了很多荒诞的事情,如在宫城西侧开设豹房,蓄养各种猛兽,还在民间广采民女供自己消遣等。

正德九年(1514年)元宵节,乾清宫着火,当时武宗正在前往豹房途中,回头看到宫内火光冲天,皇帝不但没有着急,反而对左右随行人员说:“此是一棚大烟火也”,足见其昏聩程度。

正德十一年(1516年)元旦,按照惯例,皇帝一大早就要驾临奉天殿,接受百官朝贺,但武宗并没有把这当一回事,他直到后半晌才来,典礼也因此持续到日落时分。从一大早便开始等待皇帝的大臣们,此时早已是饥肠辘辘,听到“礼成”的消息后,一哄而散,狂奔回家,因为人太多,在午门发生了踩踏事故,右将军赵朗直接被踩踏致死,丢失簪子、笏板甚至朝服被扯坏的不计其数。武宗如此对待朝廷重大典礼,其特立独行”可见一斑。

康陵地宫保存完好

康陵和明十三陵的其余陵寝比较起来,有着自己的“独到之处”。十三陵的陵寝如果按照建筑类型,大概可以分为五类,明长陵独自为一类,因为是十三陵中的首陵,无论从建筑规模还是等级来说,都是其余陵寝所不能比拟的;其次是献陵和庆陵,这两座陵寝都是以一座小山分为前后两个院落;第三类是永陵和定陵,永陵是明世宗嘉靖皇帝的陵寝,他和明成祖朱棣有着比较类似的身世,即都是以藩王入继大统,因此为了树立自己绝对的权威,明世宗的陵寝修建得异常气派,在十三陵中仅次于长陵,这种规模为后来的定陵所效仿;第四类是昭陵和德陵,这两座陵寝的最主要建筑特色是方城后面的“月牙城”,即民间俗称的“哑巴院”,相传修筑陵寝的工匠们待陵寝完工后被集中在这里,每个人都被强行灌下去一碗哑巴药,以防止他们泄露陵寝的秘密。当然这则传说没有任何依据,月牙城最主要的功能还是在于能够更加有效地护卫住宝城内的封土(即民间老百姓说的“坟头”)不至于在雨季发生流失现象,这种做法为后世清代的皇陵所继承;最后一类即是以景陵为“开山之作”,其后被裕陵、茂陵、泰陵以及康陵所效仿。这几座陵寝没有后面的月牙城,宝城之内另有一圈低矮的“冢墙”用以护卫封土,因此这几座陵寝的封土明显没有昭陵饱满。

康陵属于最后一类的建筑类型,主体建筑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前一部分为举行祭祀仪式的院落,主要包括祾恩门(陵宫大门)、祾恩殿、东西配殿和两座神帛炉(焚化祝帛用的炉子,外形为宫殿样式的造型),这一部分象征着帝王生前在紫禁城举行大朝会的场所,即俗称的“前朝”。祾恩殿后一道红墙和红墙正中央的琉璃门(即三座门),将前后两个院落分开,步入琉璃门,就来到了后院。后院部分最核心的建筑就是方城明楼。

方城明楼是同为一体的两个建筑。宝城最前面有一座城门式建筑,因平面布局为正方形而得名方城。城台下开有城门洞,可直通宝城之内,城台上修筑有重檐歇山顶碑亭式建筑一座,即明楼。明楼的作用类似于民间百姓墓葬的“墓碑”,皇家陵寝的明楼之内,便是“圣号碑”,康陵明楼的“圣号碑”上,镌刻着“大明武宗毅皇帝之陵”。

方城明楼之前是“石五供”,即五座石雕的供器:中央是香炉,香炉两侧是花瓶,再向外两侧是蜡烛台。方城两侧和后部,是由一圈城墙围起来的椭圆形建筑:宝城,宝城内便是坟冢和宝顶了。值得庆幸的是,康陵的地宫至今未曾开启,所有陪葬的珍贵文物都伴随墓主人被安置在地宫当中。

康陵的明楼坐落在高台之上,而登上高台要爬一段极为陡峭的礓(ca,台阶)路,走上这个斜坡时,人们会不由自主地弯下腰以免向后倾倒,因此有说法认为这是向已故皇帝表示尊崇。其实修建康陵时,这段礓路,主要还是为了方便将棺椁送入地宫安葬。

另外,参观康陵时,可以留意一下宝城的城墙以及陵宫围墙上的城砖,其中不少都有明代遗留下来的铭文。这些铭文字数多少不一,记录了城砖的产地、砖窑种类、烧制年代以及烧制人姓名等。从铭文中可以发现,修造康陵所用的城砖,分别是成化、弘治、正德年间烧造的,而康陵修筑于明武宗驾崩的正德十六年(1521年),武宗生前并没有为自己预先营造陵寝,因此可以推测,明朝政府是有工程储备用砖的。

这些铭文是活的文物,见证了康陵的修造历史。而为皇陵建设默默付出的劳动者们,也以这样一种方式在漫漫历史长河中留下了自己的印迹。

明末被毁清代重修

在此后五百年的岁月里,康陵经历了不同的“待遇”。明代时,康陵所享受到的自然是高级别的礼遇。当年这些皇陵的祭祀活动分为两种,其一是朝廷派遣官员到陵园祭祀,称为“遣祭”,其二则是皇帝在某个特定的节令,亲自前往祭祀,又称为“躬祭”,后者规格更高。不过,终明一世,遣祭的次数要远远大于躬祭的次数,明代真正到过皇陵的皇帝,屈指可数。由于明武宗无嗣,因而康陵的大多数祭祀活动,恐怕都是官员代理。

明末康陵遭遇了一次破坏:李自成率领的起义军放火焚毁了康陵明楼。之后不久,明朝灭亡,康陵明楼的修复工程一直被搁置。

清代康熙年间成书的《帝陵图说》描述康陵明楼,“烈焰所余,断瓦颓垣、瓮门四辟之半壁而已”,明楼内的圣号碑也是“瓦砾中树残碑”,场景十分凄楚。康陵前院的东西配殿,也基本是快要坍塌的状况,神帛炉则全部倒塌。

乾隆五十年(1785年),在乾隆皇帝的授意下,十三陵开始了长达两年的修复工程,康陵也被列入修复计划中。不过在施工过程中,康陵的有些建筑发生了一些改变。首先是明楼,清代对它进行了彻底重建,重建后,明楼体量比原来缩小不少,并且改为楼壁与券顶一体建造的方式,以求坚固耐用。因此,如今我们看到的康陵明楼,比其余诸陵小很多,它和下面宽敞的方城城台有些“不搭”。同时被改小的还有康陵的祾恩门,除了体量变小以外,形制也从原来的单檐歇山顶降为硬山顶。

康陵方城下的券洞也被封堵,券洞内堆积了大量修复过程中的建筑垃圾,在方城的右掖,新建了登城礓路,其坡度较方城前的台阶,更为陡峭,其主要目的是防止牛羊进入宝顶,踩踏或啃食上面的绿植。除此之外,康陵的琉璃三座门,也在修复过程中被改建,原有的琉璃檐均被改为较为简陋的砖砌的冰盘檐,这可能和当时琉璃用料较为紧缺有关。

民国时期,十三陵一带基本成为“三不管”地带,据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的一次调查,康陵祾恩门“上顶全部塌落,所有塌下之木料砖片,均已遗失无存”,祾恩殿则是“前檐完全坍塌,两山及后檐,亦仅存一部”,明楼“檐头大半脱落”。当时,一部分土匪借着康陵管理松懈之机,妄图盗墓,他们在康陵宝顶上开挖盗洞,正进行得热火朝天之际,天寿山一带普降大雨,盗洞坍塌,将洞内土匪砸死,土匪只好放弃了盗墓行动,康陵地宫也得以完好保存。

新中国成立后,康陵得到了保护和修缮。本世纪初,康陵的修缮工程基本完工,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康陵恢复了原汁原味的风貌。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