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李瑶)经过一年多的精心筹备,6月1日上午,位于东城区北池子大街箭杆胡同20号的《新青年》编辑部旧址(陈独秀旧居)专题展正式开放,首次汇集展出了陈独秀、李大钊编辑《新青年》时往来书信及编者作者之间的通信手札,电视剧《觉醒年代》中的马灯、茶壶、毛笔、公文包等部分道具,也在展览中展出。
走进《新青年》编辑部旧址,在青砖灰瓦的小院子里,北房、南房分别推出“历史上的《新青年》”和“陈独秀在北京”两个专题展,集中展示《新青年》的历史地位和重要作用,以及陈独秀的基本生平及在京期间的主要活动与历史作用。陈独秀、李大钊编辑《新青年》时往来书信及编者作者之间的通信手札首次展出,使观众了解和感受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探索救国救民的初心和使命。
当天,《觉醒年代》电视剧编剧、原中共中央文献研究院第三编研部主任、研究员龙平平诵读《新青年》发刊词《敬告青年》节选片段,东城戏剧创作团队现场还原李大钊、陈独秀等为中国寻找出路的种种探索和思考,让观众在革命旧址感悟伟大奋斗历程。
展览每周二至周日9时至17时免费对外开放,周一闭馆。观众可使用东城区“党史e起学”小程序预约,展览采取分时段预约方式,单日观展人数300人以内,固定时段提供免费讲解服务。
6月1日上午,《新青年》编辑部旧址对外开放,院内上演《觉醒年代》剧中场景。本报记者 邓伟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