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中国美术馆“上新”三大展览,加强防疫严格分时段预约
2021-08-17 网友投稿

书画界全国政协委员美术作品展、黄河题材美术精品展、郑光旭油画写生作品展……8月13日,中国美术馆同时“上新”三大展览。记者注意到,在为观众打开艺术之门的同时,中国美术馆也加强了对馆内的人流控制、定时消杀等,确保疫情防控不留死角。

130位书画界政协委员佳作亮相

走进一层圆厅,红色的背景墙上写着“同心协力写丹青”的展览主题,“中国美术馆藏书画界全国政协委员美术作品展”中的重磅展品在这个展厅中呈现。

圆厅正中,是李可染、傅抱石和黄宾虹的三幅山水画。“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山水画上有很大突破。李可染的《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是根据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长沙》所作,体现了社会主义新中国欣欣向荣的景象。”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对这些馆藏珍品背后的故事如数家珍,他向记者介绍,“这幅傅抱石的《待细把江山图画》创作于60年代,当时他带领江苏国画院的一批艺术家们进行了23000里的旅行写生,去走长征路。这样他笔下的山水就呈现出一种新的气象,突破了传统文人的水墨程式,体现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同时亮相圆厅的还有众多美术大师的经典作品。黄胄的国画《赶集》描绘了新疆维吾尔族人民欢乐的生活场景,董希文的油画《千年土地翻了身》体现了西藏百万农奴翻身做主人的喜悦心情,靳尚谊的油画《塔吉克新娘》展现了中国普通女性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和憧憬……这些都是新中国美术史上人物画的代表作。此外,刘开渠、吴为山的雕塑,吴作人、徐悲鸿、吴冠中的画作,郭沫若、林散之、赵朴初的书法作品等也同时展出。

据悉,此次展览从中国美术馆馆藏作品从中精选了130位书画界政协委员的近200件佳作,包括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漫画、书法等艺术门类,分为序篇和“家国之情”“人民之爱”“河山之美”“文化之魂”四个篇章呈现给观众,将展出至9月5日。

131件馆藏作品讲好“黄河故事”

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和魂。为讲好“黄河故事”,中国美术馆主办了“在激流中前进——中国美术馆藏黄河题材美术精品展”,展出馆藏104位艺术家创作的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摄影、水彩、漆画、连环画、素描、宣传画等共131件作品,这也囊括了抗战以来几代美术家的黄河主题创作。

走进三层展厅,迎面就是詹建俊、叶南创作的巨幅油画《黄河大合唱——流亡·奋起·抗争》。作品采用三联画组合形式,中央是作曲家冼星海站在高山之巔指挥演奏,两侧分别是流亡的难民与抗战的军民群像,背景是奔流不息的黄河。粗犷奔放的油画笔触、交响乐般轰鸣的色彩,让观者的心情也随之汹涌澎湃起来。这幅油画前还矗立着吴为山的雕塑《聂耳》,两件作品交相呼应,仿佛吹响了中华民族追求解放的号角。

从巴颜喀拉山到渤海湾,奔腾的黄河水回荡着青藏高原的牧歌、黄土高坡的号子、华北平原牛马的蹄声、滔滔黄河入海的涛声,这些都在艺术家的画笔下一一呈现。展览分为“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的时代风貌”“黄河之魂铸精神”三大篇章,展出了关山月、靳尚谊、傅抱石、吴作人、吴冠中、古元、钟涵等名家作品,将展至9月22日。

当天同时开幕的还有“万象为师——郑光旭油画写生作品展”。郑光旭师承俄罗斯艺术大师叶列梅耶夫,他的作品继承了俄罗斯现实主义绘画传统,又融合了中国传统绘画的构图、线条和笔墨韵味。该展集中展示了郑光旭近30年具有代表性的绘画作品70件,涵盖了素描、水彩、油画等不同类别,将展出至8月22日。

提示:严格分时段预约,“碰运气”没戏

记者注意到,虽然同时“上新”三大展览,但中国美术馆的观展秩序井然,防疫工作丝毫不放松。

在入口处,工作人员用喇叭提醒观众按一米线距离排队,并认真查验预约码和健康码,进行体温检测。除了消毒液等常备防疫物资,美术馆还备有专门的垃圾桶用于放置废弃的口罩、手套。展厅里,无论是观展还是拍照,观众们基本都能做到自觉佩戴口罩,安静地欣赏作品。工作人员也会在展厅中巡视、提醒。

“不好意思,我约的是上午的票,但是下午才赶过来,都是同一天的,能不能通融一下?”在检票处,个别观众没有按预约时段到馆,却试图“碰碰运气”,均被工作人员婉拒。根据规定,中国美术馆严格实行预约、错峰、限流参观,每日预约人数为1800人,每天分两个预约入馆时段,提前或错过预约时段的谢绝入场。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