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征
最近,泉州22处古迹遗址以“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作为海上丝绸之路上重要节点,泉州再次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点。
历史上,由于泉州这座城市的优越的地理位置,吸引了很多航海家的目光,其中一位便是永乐皇帝身边颇受信任的太监:郑和。他也开创了七下西洋的壮举。
早在朱棣还是燕王时,郑和就深受朱棣的信任,这也使得郑和很早就与北京有着密切的联系,甚至他的姓氏“郑”也是源于北京的一处地名。
本期一起来看看,郑和在泉州与北京的足迹。
因获战功赐姓“郑”
郑和的先祖赛典赤·赡思丁本是布哈拉贵族,成吉思汗西征时,他率领部队归附。元太宗窝阔台时,赛典赤被任命为云内地区的达鲁花赤(地方行政长官)。元宪宗时,赛典赤改任燕京路总管。提及燕京路,与如今的北京城有非常大的关系。1215年,成吉思汗攻占金中都后,将中都更名为燕京,设置燕京路,其治所就在原金中都城内。不过,金中都基本毁于蒙古军队的大火中,燕京路总管的官府多半非常寒酸。燕京路于元世祖至元元年(1264年)改为中都,至元四年(1267年),迁都中都,开始新的都城的营建。1272年,改为大都。大都建成后,原有的中都旧城被废弃,而燕京路也被改名为大都路。
赛典赤的办公地点很寒酸,是有据可循的。大都城建立之后,原燕京路总管也就成为了大都路总管。根据历史记载,当年大都城内竟然没有专门建设总管府。最终还是大都路总管向皇帝申请,并由他和手下官员凑钱购置了如今交道口西侧的一块空地建设起来的,这也就是明清两代顺天府衙门的前身。在大都城尚未兴建之时,在金中都废墟上办公的燕京路总管,其条件可想而知。
赛典赤后来被任命为云南的平章政事,在滇期间,他为老百姓做了很多事实,以至于后来他死于任上,为他送葬的群众“号泣震野”。赛典赤的后代,也留下来在云南继续繁衍。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建立大明王朝,并于当年八月攻克了元大都。在陆续平定了川陕、甘肃地区后,洪武十四年(1381年)九月,朱元璋命傅友德为征南将军,蓝玉、沐英为副将军,发兵云贵,征讨元朝的梁王势力。明军一路势如破竹,梁王在吃了几个败仗之后走投无路,杀身成仁。而据说郑和的父亲马哈只一直坚持抵抗,最终被杀。
之所以用“据说”,是因为后世流传下来的马哈只的墓碑碑文上,一没透露其真实名字(“哈只”是尊称,即到麦加朝拜过的人),二没详述生前事迹,甚至连死亡原因亦未载明,唯一明确的,就是他的二儿子成为明廷的太监。也有专家通过查找郑和的族谱认为马哈只的真实身份,是被元代朝廷封为“滇阳侯”的赛典赤五世孙:米里金,碑文中不书写其名字及生平事迹自然是出于某些政治原因。
马哈只战殁之时,二儿子马和只有十一岁。成为俘虏的马和,被净身之后送入皇宫,成为宦官。后来,马和被朱元璋赐给镇守北平的燕王朱棣。马和深得燕王朱棣的喜爱。朱棣登极后晋升他为内官监太监,并赐姓郑,这就郑和。
马和后来之所以改姓郑,还和如今北京朝阳区的东坝有一定的关联。建文元年(1399年),时为燕王的朱棣以“清君侧”的名义发动靖难之役。建文帝先后派遣耿炳文和李景隆进行镇压。耿炳文兵败真定府,继任的李景隆是一位纨绔子弟,根本不懂得用兵之道。两军在北平东郊的郑村坝(今东坝)展开激战,此时在朱棣身边侍奉的马和,建议猛攻李景隆率领的中军即可稳操胜券。朱棣听从了他的建议,待李景隆率领中军进攻时举全军之力对其进行包抄式打击,最终大获全胜。马和的建议为郑村坝之战做出了决定性的贡献。因此靖难之役胜利后,朱棣即以郑村坝的“郑”字赐姓给马和,从此他便改名为郑和了。
当年在郑村坝为朱棣立下战功的还有朱棣的一匹坐骑:青鬃马。朱棣在郑村坝专门为这匹马修建了一座马神庙,并且在此设立御马苑。此后,这一带逐渐形成了明代的一处重要御马场,如今还留下了如驹子房,北马房等地名。
泉州祈风行香 以佑航行
自明永乐三年(1405年)开始,至宣德八年(1433年)的28年间,郑和7次率船队远航东南亚、南亚、西亚,直至东非海岸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首次下西洋之前,郑和不仅在泉州造了航海所用的若干艘船舶,他还亲自前往泉州九日山的寺庙祈祷,希望风向能够有利于航海。
九日山在距泉州城西7公里处,南临晋江,舟楫可达。公元3世纪的晋朝,从中原南迁到此的老百姓,每年农历九月九日登高北望,寄托思乡之情,故名九日山。古代航海出行,需要凭借风力,而泉州又是航海的绝佳位置,历史上,每年四月和十月,负责航海的地方官员都要到九日山举行祈求航海顺风的典礼,九日山素以“遣舶祈风”圣地而闻名于世。在这座山上有不少关于航海祈风的石刻。
除了九日山,在第五次下西洋之前,郑和还亲自前往泉州灵山的先贤墓行香。行香之后,地方官员刻碑记之,如今这块碑还在,碑高100厘米,宽42厘米,上有文字记载:“钦差总兵太监郑和,前往西洋忽鲁谟斯(今称霍尔木兹)等国公干,永乐十五年五月十六日于此行香,望灵圣庇祜。”
泉州有一座历史颇久的天后宫,是人们为了航海顺利,祈求妈祖的庇祐而建。永乐五年(1407年),郑和向明成祖建议修缮位于泉州的天后宫。
这些史料,从侧面证明了泉州曾经是郑和下西洋非常重要的一个中转站。
如今泉州的惠安县,有一座“三宝寺”,就是当年百姓为了纪念郑和的功绩而建。在“三宝寺”里,还供奉着郑和的雕像,这座雕像也被当地人尊称为“三宝佛”,可见郑和在泉州的影响。
生前住三宝胡同 死后供奉于寺庙
永乐十八年(1420年),朱棣迁都北京,郑和也在北京营建了自己的府邸。它位于北京城内的发祥坊,德胜门内大街的西侧。郑和的府邸应该是具有一定规模的,以至于从明代起,附近的居民就把这条胡同称为“三保老爹胡同”或“三宝胡同”。“老爹”是明朝人对于年长者的尊称,不过这里的“老爹”则是另一层意思,即对于有地位的太监的尊称。三宝是郑和的小名,所以“三保老爹”或“三宝”指的正是郑和本人。清代时这里改称为三伯老胡同,后来叫就成了三不老胡同了。
北京城里还有一条恭俭胡同,与郑和也有极大关系。“恭俭”从字面上看,应该是恭顺、勤俭的意思。但实际上这是一个被讹传了的胡同名,清代这里叫做“宫监胡同”,再往前追溯,明代这里是“官监胡同”,“官监”即“内官监”,是明代宦官二十四衙门中的一个机构。
说起二十四衙门,大家最熟悉不过的应该是“司礼监”,明末权阉魏忠贤即为司礼监的秉笔太监。但在明代初年,内官监的地位则要比司礼监高得多,因为最初的时候司礼监只是掌管宫内一些礼仪的机构,而内官监则负责宫内珍玩器物的采买和宫内用度的采购,可以说是第一大肥缺。
明代内官监的位置,在如今地安门内西侧,北海以东这一区域,占地面积较大。其中也包括了内官监所属的油漆作和米盐库等机构。当年郑和从府邸到内官监的“上班”路线,应该就是从德胜门内的三宝胡同出发,沿德胜门内大街走到皇城城墙下(今北大医院和北京四中北侧路口),然后沿着皇城墙走到地安门,进入皇城后,再从黄瓦西门走到自己的衙门。
南池子大街西侧,有条名为“飞龙桥”的胡同。当年这里是真实存在过一座精美石桥,不过那时候这座桥叫做“飞虹桥”,其周边也不是今日的胡同民居,而是明代赫赫有名的皇家东苑。“飞虹桥”是一座由汉白玉雕琢而成的石桥,桥栏板上刻有狮子、龙、鱼、虾、海兽以及水波纹图样,雕工异常精美,“活跃如生”。
关于这座石桥的来历,明末就有说法认为,这些技法是郑和下西洋携带回来,因为这种雕刻技艺是当时国内工匠所不擅长的。这座桥在明初建好之后曾有过“磨损”,栏板右前方位置缺少了一块,后来由国内的能工巧匠仿照原有的工艺填补上去,但终究不是“原装”,以至于每次修补完之后时间不长,就出现裂纹,修补了若干次还是不能解决这个问题。这一大片宫苑在明朝灭亡后逐渐荒芜。清代,这一带逐渐演变为锻库、灯笼库、普渡寺、普胜寺等建筑。
郑和生前如此受重视,那他去世后葬在哪里呢?很多人不知道,他就葬于如今的八宝山革命公墓一带。
八宝山革命公墓的前身是供奉抗战烈士的“忠烈祠”,这座“忠烈祠”是1946年国民政府拆除日本人在此修建的“忠灵塔”而建。再往前追溯,这里是明清时期,太监养老送终之处。明代安葬在这里的第一位太监,是明朝初年的“传奇式”人物——司礼监太监刚炳。刚炳是燕王手下除马和之外的又一位得力宦官,而且是一位武艺高强的“战斗英雄”,但他在朱棣登极之前便去世了,为了褒奖刚炳,朱棣将他安葬在此处,并为他修建了护国褒忠寺。后世明代的宦官便将这里视为“祖庭”,凡是有些成就的太监,死后就会被供奉在这座小庙之中,这其中就包括七下西洋的内官监太监郑和。
因为郑和七下西洋的巨大影响,除了北京这处供人奉祀的小庙外,在海外还有很多纪念郑和的建筑。马六甲是郑和下西洋六次停靠的地方,这里专门建有郑和庙来纪念这位伟大的航海家。郑和庙附近还有座三保山,当地很多人称这座山为“中国山”,在这座海拔并不算高的山峰上,分布有很多纪念郑和的古迹。如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的中爪哇省,其首府的名字仍被当地人称为“三宝垄”,就是为了纪念当年郑和在此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