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八大处传说
2021-08-18 网友投稿

八大处公园位于北京西山风景区南麓,是一座历史悠久、文脉丰厚的佛教寺庙园林,更是一座距市中心最近的现代都市山林。而八大处的传说更是一绝,并于今年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京西八大处,历来以“三山”、“八剎”、“十二景”著称于世。世界上仅有的两颗佛牙舍利,其中的一颗就藏于此,使它增添了许多神秘色彩,也留下了许多动人的传说,著名的当属“卢师山大小青龙的传说”:很久以前,黄河龙门有两青龙潜匿,不时喷妖气危害百姓。大禹治水于龙门,怒以神锹铲除龙窝,二龙争斗不过,悻然逃至苦海幽州,隐藏在秘魔崖下龙潭中修炼。后闻卢师竞择山居此,心中大怒,决计与之较量。一夕,天空阴云密布,风雨大作,两条雨柱瓢泼而降,直逼秘魔崖。卢师正在小睡,惊醒时已然浑身透湿,叫苦不迭。仰头一看,是两条孽龙正在喷云吐雾,施雨戏谑,便顺手取一铜钵置于案几,念起咒语将雨水尽收钵中,又向铜钵吹气三口,那钵便霍地腾空而起,直向孽龙飞去。一声霹雳,钵水炸开,只打得二龙抽筋拔骨般地疼痛,顿时跌入潭中。没过几日,忽有两童子前来拜师,愿为沙弥,以担柴烧饭侍奉卢师,卢师收下二人。后适逢连年大旱,皇帝颁诏聘能祈雨者,二童子揭皇榜应聘,行至寺前,纵身跃入青龙潭,化作青龙腾入空中广播云雾、普降甘霖,旱情顿解。原来,二童子就是那两条孽龙,因受佛法感化才弃恶从善,行云化雨。卢师也因此被皇帝诏封为感应禅师,又赐封其所居之山为卢师山,并建感应禅寺以表彰卢师勋德。

八大处传说在民间流传广泛,目前所搜集到的有“八大处招仙塔的传说”、“八大处金鱼池慈禧赏鱼的传说”、“八大处关公劈山引水的传说”、“八大处板凳沟的来历”等30余个。

1.八大处传说—关公劈山引水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八大处这里只有一座大山。山上树木很多,风景非常美。有一年,不知从哪里来了两条妖龙,在山中吞云吐雾,兴风作浪。妖龙为了独霸这儿,把河里的水吸干了,把地下的泉封上了,还把天上的云朵给打散了……结果北京一带整整三年没下一滴雨。这下可苦了西山一带的老百姓。村村祈神求雨,户户烧香拜佛,那个盼水的劲头啊真是没法说。为了活命,人们跑出几里、甚至几十里地去挑水。

这事儿惊动了关帝老爷,有天夜里,关老爷提着青龙偃月刀,神不知鬼不觉地来到了西山,照着两条妖龙一刀砍下去,两条妖龙当下就完蛋啦。为了不惊动百姓,关老爷趁着朦朦胧胧的月光来到了山顶,他捋着长须四下一看,所有的泉眼都让妖龙给堵死了。关老爷举起青龙偃月刀对着大山“哗、哗、哗”就是三下。好家伙,整个大山立刻裂开了三条大沟,三条清亮透彻的泉水顺着三条沟奔涌而出。这一切,被一个姓刘的老头儿看见了,他大叫了一声:“关老爷……”还没等他把话说完,关老爷落下第四刀,一闪身,不见了。老刘头后悔不该惊动了关老爷。

第二天,人们发现山里出现了三条深谷和一条小谷,四条小河奔流不停,别提有多高兴啦。大家都觉得奇怪:这一架大山,怎么一夜工夫就变出四条谷了呢?老刘头把他看到的和大伙说了一遍,人们都说关老爷是位好神仙,专门搭救穷人,人们就商量着修座庙来纪念他后来,乡亲们就在关老爷站的地方盖起了一座“关帝庙”,逢年过节,人们都要把最好吃的东西拿到这里来上供。

2.八大处传说:板凳沟的来历



早年,板凳沟一带的山村特别穷。古时,有户姓陈的人家,在这穷山沟里起早贪黑地辛辛苦苦盖了两间草房,开了一片片荒地。这年收成特别也,陈家准备给儿子娶媳妇。陈老大心想,一家好不容易从山西逃荒出来,不知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才有了这第一个家,如今儿子要娶媳妇,一定要把喜事办得体体面面,请乡亲们来家喝怀喜酒,热热闹闹。陈老大想要办上几桌酒席,不禁犯了愁。菜是自家种的,鸡鸭是自家养的,酒也是自家酿的,可那些桌子板凳哪儿来呢?总不能让相亲们站着喝酒吧!陈老大的老婆见陈老大整日愁眉不展,就对陈老大说:“咱们求求这山上的山神吧,兴许能显灵呢!”陈老大急的没法子,心想,只能碰运气了。

于是,他请来一个写字先生,把自己想办喜事,需要板凳可又没钱置办,只能请山神显灵的心愿写在一张帖子上,又把帖子贴在一个山洞口上,在洞口烧了三柱香,就回家了。

第三天早晨,陈老大来到洞口,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一张张崭新精巧的板凳摆要洞口,他不由自主地跪下,向翠微山的山顶磕头,以为山神真的显灵了。这是怎么回事儿呢?原来,那天有两位过路人碰巧到山洞里避雨,看见帖子上陈老大的请求,决定为这里的穷人出点力。原来,两位避雨人是鲁班的后世子孙,立志要效仿祖师为穷人做一百件好事,就把帖子揭了下来,雨停后就下山下了山很快制成一张张精巧的板凳,放回山洞。

没几天,民家办完喜事,陈老大非常珍惜这些板凳,用完后,如数送回山洞。

后来,村里谁家办红白喜事,也都照陈老大的要法子写个帖子,写清数目过两天就去洞里拿,用完后如数归还,这已成了不成文的规矩。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个地方,就取名板凳沟,多少年过去了,板凳沟这个地名就一直沿用到了现在!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