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传统文化与民俗中,因“象”与“祥”谐音,故被赋予吉祥、长寿、吉象送财之意。古人云“太平有象”,即有吉祥如意之意。至少从元代开始,北京地区已有大象,而历史上京城及京郊建有多处象房,均为皇家驯养大象之所。
元代《析津志》记载:“象房在海子桥金水河北一带,房甚高敞。丁酉年(1297年)元日进大象,一见其行似缓,实步阔而疾撺,马乃能追之。高于市屋檐,群象之尤者。”这是北京地区有关大象驯养的最早记述,“海子桥”即今天什刹海东南部的万宁桥,也称后门桥。
另据《元史》记载,元朝皇帝的仪仗里,除有青马青车、黄马黄车等五色车马外,还有象辇,即由大象驾驭,供皇帝乘坐的象车,也称象轿,以显示皇家的气势与威严。
到了元末,在今天的昌平区东部另建象房。《析津志》载:“庚子年(即元至正二十年,1360年)象房废。今养在芹城(秦城)北处,有暖泉。”当时的昌平秦城有温泉,冬季不结冰,周边植被茂盛,有利于大象的驯养与洗浴,所以在秦城北侧,围绕温泉建有前、后、东、西四座象房,遂将饲养在海子桥的大象转移至此。但时间不长,随着元朝的灭亡,象房便被废弃了,此后在其遗址上逐渐有人居住。《北京市昌平县地名志》载:“象房为兴寿乡辖村,位于城乡北部,西南与秦城相连,西距崔村乡麻峪上村1.6公里,北面临山,因元代在该地养象建有象房得名。清代形成村落,村址呈矩形,村内有3条主街,分前、中、后街。”
明代永乐皇帝迁都北京后,恢复了大象临朝旧制,仍在海子桥元象房旧址驯养大象,但数量较少。《明史·仪卫志》记载:朝会时“虎豹各二,驯象六”。《万历野获编》则称:“凡大朝会,役象甚多,常朝则只用六只。”
明弘治八年(1495年),皇家建象房于宣武门内西城根,称“驯象所”。据《日下旧闻考》载:“盖象至京,先于射所演习,故谓之演象所。而锦衣卫自有驯象所,专管象奴及象只,特命锦衣指挥一员提督之。”所谓“象奴”即驯象和管象的把式,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大象的饲养员。当时大象都是从南方运来,入西便门,经过一小桥,便来到驯象所,这段大象途经的街道因此被称为“象来街”。
大象经过一段时期驯养之后,基本达到“奴知象意,象晓奴语”,即交驯象所开始服役。每逢举行盛典,如正旦、冬至、圣节三大朝会,象群被牵到皇宫,或驾车,或驮宝,或站班,各有分工。大臣上朝,大象站立排列于午门前御道左右,蔚为壮观。
清朝定都北京之后,接收了象来街旁的象房,并从南亚国家补充大象。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有象房42间,大象存栏39头。到了咸丰年间,因战乱不断,养象数量日趋减少。随着清王朝的衰败,大象陆续死亡,象房也遭荒废。宣统初年,在象房旧址上建起了资政院办公区。民国时又将资政院扩建为国会,旧象房南边的城墙根土路被改建成“国会街”,东边的“象房夹道”也被改称为“众议院夹道”,后称“众益胡同”。
其实,在京城西北部的颐和园附近,也曾有过一座象房,只因消失年代久远,已鲜为人知。
据《大有庄漫志》记载:清朝有个皇家御马圈,因地处安河桥东南侧,也称“安河圈”。《日下旧闻考》称,乾隆五年(1740年),在大有庄增设驾车骡马一厩。1919年出版的《北平指南》中也有记载:“安河圈”在大有庄村北,名曰“瓮山圈”,是为清室畜养出行围之马圈。
光绪年间,有不丹及印度人的马戏团在京城表演狮子、大象和老虎之戏,后来为慈禧太后所闻,立即传马戏团到颐和园内表演。
慈禧太后看到披挂漂亮的大象非常高兴,特别是看了象鼻子喷水、大象拔河、猴骑大象等马戏,乐不可支,便对马戏团多有赏赐。表演之后马戏团就将大象“进上”,也就是献给了慈禧太后,随后被豢养在“安河圈”。
后来,安河圈饲养的马匹越来越少,这里就以养成象为主,俗称“大象房”,也称“颐和园象房”,并设有象官,负责大象的饲养、表演等。
大象除供慈禧太后观赏外,还为她拉辇驾辕,图的也是一个乐和。安河圈的大象房气势不凡,宽敞明亮,冬暖夏凉,里面用玉石栏杆围着一个大水池子,供大象洗澡、戏水。栏杆外的红地毯上放着一把铺着黄绫子的座椅,是老佛爷观看大象时的御座。
每年阴历六月初六是大象洗浴的日子,俗称“洗象日”,象官要把大象牵到颐和园东北墙外,也就是大有庄南面的小河中沐浴。
大象在北方是个稀罕玩意儿,难得一见,所以到了洗象的日子,附近大有庄、青龙桥、骚子营、肖家河、佟家坟、功德寺的人们都过来观看。当大象牵出时,有红帐为引,旗鼓相迎,场面好不壮观。
光绪末期,安河圈因喂养不善,马和象逐年减少,剩下的被送往万牲园(今北京动物园),再后来安河圈就消失了。
1951年“马列学院”(今中共中央党校)在颐和园北面大有庄附近建设校园,此地被征用,后在党校院内发现一个很长的花岗岩石槽,据说是当年大象的饮水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