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毛泽东一生极其重视调查研究工作,亲自进行过许多次社会调查,留下许多调查报告和著作,形成了系统的调查研究理论,还多次倡导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他提出“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认为“民主革命阶段,要进行调查研究,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阶段,还是要进行调查研究,一万年还是要进行调查研究工作”。毛泽东是践行和推动调查研究的光辉典范。中国共产党的调查研究传统和作风,正是在毛泽东的倡导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中,系统展示了毛泽东调查研究的系列文物,主要有《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寻乌调查》《调查工作》以及毛泽东修改的《关于调查工作》。
1926年下半年起,随着国民革命军北伐的胜利进军,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迅速发展起来。农民运动的蓬勃发展,遭到国民党右派和封建地主豪绅的诋毁和破坏,也遭到党内右倾错误路线的怀疑和责难。为了回击和驳斥党内外对农民运动的责难,1927年1月4日到2月5日,毛泽东回到当时农民运动发展最为迅猛的湖南考察农民运动。在32天的时间里,实地考察了湘乡、湘潭、衡山、醴陵、长沙五县的农民运动情况。每到一地,“召集有经验的农民和农运工作同志开调查会,仔细听他们的报告,所得材料不少”。调查回来后,毛泽东就考察湖南农民运动的情况写报告给中共中央,并着手撰写考察报告。3月,毛泽东著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全文在中共湖南区委机关刊物《战士》周报上发表。4月,汉口长江书店以《湖南农民革命(一)》为书名,瞿秋白作序出版单行本。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展出的正是这个版本。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明确提出革命党人要极端重视农民斗争,要支持农民的革命举动,特别指出贫农大群众是革命的先锋、中坚和元勋。肯定湖南农民所做的十四件大事都是革命的行动和完成民主革命的措施。报告说:“国民革命需要一个大的农村变动。辛亥革命没有这个变动,所以失败了。现在有了这个变动,乃是革命完成的重要因素。”“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在革命时期农民的一些所谓“过分”举动,正是革命的需要。报告指出要“推翻地主武装,建立农民武装”。《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认定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为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选择提供了支撑,成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农民革命斗争的纲领性文献。
大革命失败后,在探索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过程中,毛泽东坚持调查研究,一切从实际出发。不仅在实践中首先把武装斗争的重心转向农村,创造出坚持和发展农村根据地的系统经验,而且从理论上初步对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作了阐述。关于红军建设、根据地发展和土地革命的正确思想决策的形成,都是与他深入的调查工作分不开的。
1930年5月,红四军攻克寻乌县城,并在这里停留了一个月的时间。毛泽东抓住这个机会,在中共寻乌县委书记古柏协助下,接连开了10多天座谈会,进行社会调查。他希望通过对寻乌的调查,大致了解赣南、闽西的基本情况。深入调研取得丰硕成果,毛泽东写出了5章39节长达8万多字的调查报告《寻乌调查》。通过寻乌调查,毛泽东懂得了城市商业情况,掌握了分配土地的各种情况,为制定正确对待城市贫民和商业资产阶级的政策,确立土地分配中限制富农的“抽肥补瘦”原则,提供了实际依据。
就在进行寻乌调查的同一个月,毛泽东根据寻乌调查以及多年调查研究的感受和经验,写出了《调查工作》。文章开门见山提出:“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指出: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情况的末尾,而不是在它的先头。他生动地比喻:“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调查就是解决问题。”文章批评党内和红军中存在的从“本本”出发的教条主义思想,提出:“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也就是说: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毛泽东强调:“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我们需要时时了解社会情况,时时进行实际调查。”
《调查工作》提出了“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的重要思想,在党内最早把“调查研究”提到贯彻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高度来认识,初步形成了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三个基本点,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的思想。
由于战争环境,《调查工作》文稿散失。直到1957年2月,福建省上杭县茶地公社(今茶地乡)农民赖茂基将珍藏在居室泥墙中的《调查工作》石印本上交到当地政府,才使这篇重要的历史文献失而复得。1959年中央革命博物馆(即后来的中国革命博物馆,今中国国家博物馆)从福建龙岩征集到这本小册子。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展出的正是赖茂基珍藏的《调查工作》石印本。
抗日战争时期,为了引导全党搞好调查研究,毛泽东汇集保存的1927年至1934年期间进行农村调查的材料,编印了《农村调查》一书,其目的“是为了帮助同志们找一个研究问题的方法”。到1941年春这本书即将付印的时候,他在序言中特别强调:“对于中国各个社会阶级的实际情况,没有真正具体的了解,真正好的领导是不会有的。”“要了解情况,唯一的方法是向社会作调查,调查社会各阶级的生动情况。”“必须明白: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从局部执政走向全国执政。1956年春,为了准备召开党的八大和迎接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进行了大量周密而系统的调查研究。毛泽东分别听取国务院35个部委关于工业生产和经济工作的汇报,度过了紧张繁忙的43天。毛泽东经过充分细致的调查,逐渐形成了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有全局性长远性指导意义的《论十大关系》的报告。
进入20世纪60年代,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出现了严重困难,党中央和毛泽东决心认真调查研究,纠正错误,调整政策。1961年1月13日,毛泽东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号召“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一切从实际出发”。1月18日,毛泽东在主持党的八届九中全会全体会议上讲话,希望1961年成为一个调查年。正值此时,毛泽东看到自己写的《调查工作》文章。3月11日,在广州召开的南三区会议期间,毛泽东批示转发这篇文章,并将文章的题目改为《关于调查工作》,他在批示中写道:“这是一篇老文章,是为了反对当时红军中的教条主义思想而写的。那时没有用‘教条主义’这个名称,我们叫它做‘本本主义’。写作时间大约在1930年春季,已经三十年不见了。1961年1月,忽然从中央革命博物馆里找到,而中央革命博物馆是从福建龙岩地委找到的。看来还有些用处,印若干份供同志们参考。”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展出了这份毛泽东修改批示的《关于调查工作》。
3月23日,在广州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毛泽东逐节介绍《关于调查工作》的主要内容,强调调查工作的重要性。他说:“我的经验历来如此,凡是忧愁没有办法的时候,就去调查研究,一经调查研究,办法就出来了,问题就解决了。”同日,在中共中央关于认真进行调查工作问题给各中央局、各省市区党委的一封信中指出:《关于调查工作》“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文件,有十分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1964年,在将《关于调查工作》编入《毛泽东著作选读》时,毛泽东将该文的题目改为《反对本本主义》。
毛泽东关于调查研究的经典著作是中国共产党党史上的珍贵文物,毛泽东的调查研究理论是党的宝贵的思想财富。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工作。中央八项规定第一条,就是要改进调查研究。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展出毛泽东关于调查研究的著作,旨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重温毛泽东的调查研究理论,坚持和弘扬党的调查研究优良传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推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