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这些流传至今的民间元宵活动,都是国家级非遗
2022-01-28 网友投稿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夕节”、“灯节”,是中国的传统佳节。民间会举办一些庆祝活动,有些已经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起来看看吧!

九曲黄河阵灯俗

九曲黄河阵灯俗,俗称“灯场子”,流传于密云区东田各庄村。

明代洪武四年(1371),山西移民将“灯场子”传入东田各庄,传承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村中刘继华老人保存的九曲黄河阵灯会图谱已有百年历史,图中阵式按周易九宫八卦方位,以富贵不断头的传统图案九曲而成。阵内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八宫加上中宫共有九宫,系模拟古代战阵而成。

每年春节期间,东田各庄农历正月初十开始扎灯,正月十四、十五、十六三天正式举行灯会,正月十七后撤灯。灯会期间,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观灯赏会,走灯阵,看大戏。走进灯阵入口以后,如能顺利地通过连环阵,再从出口返回,就意味着一年顺顺当当、平平安安,故当地有“顺着灯阵走,能活九十九”的说法。

千军台庄户幡会

千军台、庄户是京西门头沟的两个山村,每年元宵节期间,两村联合举行幡会,祭神祈福、迎新狂欢。其历史可上溯至明代,距今已400 多年。幡会原名“天人吉祥圣会”,寓意天上的神仙与人共同欢度,举行时村民各司其职,彩色旗幡擎天,幡乐沸腾,小车会、秧歌等会档欢快舞动,场面隆重热烈。

目前两村共有17面彩色幡,幡高5.5米,宽0.8米,在高8米的粗竹竿上悬挂,上绣各路道教神仙的形象、名号,与当地信仰和民众生活关系密切。幡队中有碧霞元君的天仙幡,并设有娘娘驾;两村处于煤矿产区,因此也有窑神幡;其他神仙有太上老君、玉皇大帝、三官、三圣、龙王等。另有大旗3面,灵官旗开道,关帝旗居中,真武旗在后压阵。

幡会热闹非凡,又井然有序,两村礼仪往来,一定程度上也联络乡谊,和谐共处。

敛巧饭习俗

北京市怀柔区琉璃庙镇形成于清代嘉庆、道光年间,由此开始,琉璃庙镇的女性村民每年元宵节期间都会聚在一起吃敛巧饭,这一地方习俗流传至今,已有一百八十多年的历史。

每年正月十六前夕,村中十二三岁的少女至各家敛收粮食、菜蔬。正月十六当天,年长的妇女协助少女们将饭菜做熟,全村女人共食。做饭时要在锅内放入针线、铜钱等物,吃到的人会认为自己求到了巧艺和财运。另外,“巧”字是当地人对雀类的别称。吃敛巧饭前,人们要扬饭喂“巧”即麻雀、山雀等鸟类,同时口念吉祥之词,一是向雀儿谢恩,二是祈求来年丰收。饭后在冰上行走,名曰“走百冰(病)”,以此寄寓百病消除之意。逢到敛巧饭活动,戏班和花会都会举行助兴演出。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