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楼“活化石”正乙祠重张 颜料会馆上演“山西味道”
北京是会馆之都。自明永乐十三年(1415年)至1949年12月,北京兴建的会馆共计647处。然而,时代变迁让会馆经历了不同的际遇。有的挂上“文保”牌,有的成了大杂院,有的只闻其名,旧址早已无处寻。
2021年下半年,北京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领导小组研究制定《关于推动文艺院团演出进会馆旧址的工作方案》,着眼加强全国文化中心建设,聚焦打造会馆演艺新空间。在北京市委宣传部部署下,“会馆有戏”系列活动陆续登场,湖广会馆、临汾会馆等8个会馆先行先试。
北京,用文化激活了百年会馆资源。
专家观点
北京会馆文化陈列馆馆长 张勇
会馆还可“有言、有神、有味”
在几百年的会馆历史中,无数赴京的外乡人在此说家乡话、听家乡戏、吃家乡饭、拜家乡神。虽然会馆的辉煌已经成为过去,但会馆在演变历程中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与地方记忆,却永远不会消失。
某种意义上,一座会馆就是一个展示地域文化的活态博物馆。因此,“有戏”可以只是会馆活化第一步。接下来,还可以有会馆有言、会馆有神、会馆有味,再现聊家常、品乡味、听乡音、看乡戏、表乡情等的完整会馆文化。
东城·临汾会馆
大杂院重获新生
两进院落尽显古风
会馆,是京城几百年来历史变迁的见证者和参与者,也是北京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前门草厂三条与西打磨厂街交会处,一座古朴的灰色小楼是临汾会馆。2017年,有着400年历史、曾沦为大杂院的临汾会馆重获新生。清退30多户居民后,东城区对其进行修缮保护,建成“北京会馆文化陈列馆”。
临汾会馆始建于明代,距今逾400年,由山西临汾五行商人共建,整座院落为三进四合院,山西民居特色十足。2015年,东城坚持原材料、原工艺、原结构、原布局,对临汾会馆进行了修缮。
现在走进馆内,能看到多处历史遗存。北京会馆文化陈列馆馆长张勇介绍,第一进院落门楣上,是民国二十六年的“紫气东来”木匾。第二进院落的中殿屋顶,发黑的梁、柁也是原来的构件,上面的“金龙和玺”彩绘和金蓝两色的双龙戏珠图案依稀可见。中殿还有一组镇馆之宝,是留在东、西山墙上清乾隆、光绪年间的四块石碑,上面的文字讲述了当年牙行和商会之间的斗争。
西城·正乙祠戏楼
戏楼“活化石”的逆生长
距离临汾会馆不远的西城区前门西河沿220号的门头,几位画工正在给墙上的戏曲人物着色。勾一勾丑角脸上的“豆腐块”,描一描老生的白髯口,简单几笔,就给人物增添几分灵动。这里是“银号会馆”旧址,相比之下,它的另一个名字更加响亮,正乙祠戏楼。
在这个坐南朝北的小院里,藏着一座二层戏楼。始建于明代,重修于清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室内剧场,被称作“中国戏楼活化石”,有着不可复制的独特文化地位。
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老戏楼,百戏之祖的昆曲曾在此作场,也见证了京剧的兴起与发展,众多昆曲、京剧大师都曾在这里演出,命运不济时也曾沦为仓库、兵营、煤铺、招待所,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才重新恢复戏楼本貌。
2018年12月31日,结束最后一场演出后,正乙祠关门谢客。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经过深入调研后决定,将正乙祠戏楼交由北方昆曲剧院修缮、运营及使用。
北方昆曲剧院对正乙祠戏楼的工作高度重视。多次协调推进对于正乙祠的加固、重装工作。组织多方力量多次研讨探索如何用好、用活这座“殿堂级”的文化“活化石”;如何以高品质的文化内容不断满足人民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承接好新时代首都的历史文化使命。
此次重修去年启动,按照古建修旧如旧保持原貌的要求,进行了彩画补彩和重新粉饰。小院里,青砖灰瓦透着古朴、幽静,游廊间的红色立柱经过粉饰后更显喜庆。在一些立柱的中间,套着一个个“箍”,原来,这就是古建修复中常用的墩接技术。即截去腐朽部分,接上新的木材,保证其构件功能。
小院西侧,一块三米多高的石碑被安上了一层玻璃罩。负责此次加固装饰工作的北方昆曲剧院院务管理中心主任付京京告诉记者,为了让观众更加直观地了解这座百年戏楼,这块碑上篆刻了正乙祠修建的过程,是这座百年戏楼的“身份证”。透过玻璃罩,“清康熙六年”字样清晰可见,可在石碑的底部和背面,一些文字已模糊不清。
不仅如此,此次修缮还恢复了游廊内装饰墙的功能。原来,曾经的会馆院落中都会留出白色的装饰墙,画师在上面绘出吉祥图案,彰显会馆地位。现在,“柿柿如意”“花开富贵”“松鹤延年”等装饰画也已重绘完毕。穿过院落走进戏楼,百年余音恰似昨日。
北方昆曲剧院党总支书记孙明磊告诉记者,为了让观众更加直观地了解这座百年戏楼,修缮过程中在戏台、廊柱、台阶、包厢等处安装了LED冷光源,用淡光勾勒戏楼轮廓。
“这些光源是可感的,如果有观众准备登楼,台阶就会随之亮起。”
会馆·新生
“会馆有戏”再现“看乡戏”
修缮和提升为会馆“新生”提供了保障。2021年10月至今,位于核心区的湖广会馆、安徽会馆、颜料会馆、临汾会馆、台湾会馆等,陆续上演“会馆有戏”精彩演出。这是当代会馆活化利用的创新尝试,也是对百年前会馆里“乡人欢聚看乡戏”生动场景的再现。
张勇介绍,旧时的北京会馆,其作用类似于现在的各省市“驻京办事处”,但两者却有着本质区别:会馆是民间自发集资所建,而办事处则是官设机构。因此,当时赴京的同乡们在会馆说家乡话、吃家乡饭、听家乡戏,上演乡人欢聚、吟诗饮酒、祭祀演戏的生动场景。
在颜料会馆修缮中,戏台原貌重现,一幕幕“会馆有戏”上演,400多年前山西颜料、桐油商人相聚听戏的场景回来了。“山西是我国民族音乐大省,许多观众耳熟能详的名段都与山西有着不解之缘,百年之前,在颜料会馆的戏台上就曾经是一派管弦丝竹之音。”北京演艺集团副总经理董宁说。
去年至今,“会馆有戏”在颜料会馆保持每周一次的演出频次,以民乐为主,通过相声、鼓曲、杂技等多种艺术形式展现,既能让游客观众感受到山西味道,也能体会到京味京韵。
今年年初,颜料会馆还吸引北京昆曲研习社社长欧阳启明带着戏曲爱好者们在此排练,“爱戏曲的人看到戏楼、戏台,天然就喜欢,而且会馆位于老北京味儿浓厚的前门地区,青砖灰瓦、小桥流水,非常有诗情画意。”
正乙祠戏楼重张在即,届时,婉转的昆曲唱腔将萦绕于古朴的雕梁之间。孙明磊告诉记者,此次开幕季,选取了四幕颇有历史渊源的大戏连台上演,分别是驻场戏《天官赐福》、戏楼版《牡丹亭》、观其复版《墙头马上》和《怜香伴》。其中,由北方昆曲剧院出品的驻场戏《天官赐福》将作为开幕庆典戏首次亮相。
同样,作为林则徐在京寓所的福州新馆,也将在今年的“会馆有戏”中推出曲剧《林则徐在北京》。“会馆版”的创新之处在于,将会馆作为故事展开的核心场景,利用现有建筑空间的转换进行沉浸式演出。全剧以林则徐仆人林义作为贯穿剧情的角色,引导观众挪移于会馆外广场、会客厅到内宅三个不同场景,通过移步换景完成剧情过渡。观众与演员同处于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完全感受不到距离的存在,仿佛是在和剧中人一起思考、行动,一起作出选择。
2019年6月3日为虎门销烟180周年纪念日。也是在这一年,福建新馆迎来了以全新面貌亮相的契机。北京市于2019年将福州新馆挂牌为林则徐禁毒教育基地,挂牌单位为北京市禁毒委员会,这一年距离福州新馆建馆时间为203年。
不久前,福州新馆刚刚升格为全国禁毒宣传教育基地,相关负责人说,在这一空间演出《林则徐在北京》恰逢其时。其禁毒内容与沉浸式演出形式巧妙结合,让北京曲剧魅力与福州新馆空间互相映衬,相得益彰。
会馆·变迁
会馆建立与进京赶考相关
会馆,汇四方人群、聚百行技艺、融同乡情谊,其发祥地在明前期的北京,而后逐渐遍及全国。“会馆的建立,最初与进京赶考密切相关。”民间文史研究者彭泽民对会馆格外钟情。“明永乐年间,朝廷由南京迁都北京,进京赶考的学子到了京城后,衣食住行成了一大问题。于是,各地的故里乡绅或者本籍京官出钱行义、置地建房,免费提供给本籍学子居住,陆续诞生了数百所会馆。”
各地学子进京,栖居于胡同深巷,也将各地的戏剧、方言、饮食、文化等带到京城,一时间北京民间呈现出文化大繁荣、大融合的盛况。当时,经济贸易繁荣的前门、崇文门、宣武门外等地,成为会馆集中分布的地区。
600多个会馆现存仅十分之一北京会馆应运而生,因势而衰。历经数百年岁月变迁,会馆逐渐衰落:有的被拆除,有的变成了民居院落,有的失去原有功能,一度尘封。根据市政协常委、副秘书长、民盟北京市委一级巡视员宋慰祖的考察研究,截至2022年,北京多数会馆建筑已被拆除,许多文物流散民间。现存会馆建筑仅有57座,列入国家、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的11座。
(本报记者 张骜 李瑶 文 方非 邓伟 摄)